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

2016-10-17 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


2014 年 10 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在韓 國平昌召開第 12 屆締約國大會,這是「愛知目 標」啟動的第四年。這次會議的目的是要檢視各 國執行愛知目標的執行狀況,如同一場期中考。 然而,事情往往不如預期,期中考成績單出爐, 秘書處出版的報告「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第四版 (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4)」呈現一片滿 江紅。以各種「生物多樣性指標」評估各目標的 達成狀況,檢視保育成效的結果顯示,在 56 項 目標元素中,只有 5 項有機會在 2020 年達成目 標,其餘 48 項進度落後,3 項尚無法評估。雖 然考不及格,但及早發現這些不足,釐清遇到的 困難,趁此會議檢討改進。

「生物多樣性指標」是有效掌握國家生物多 樣性現況與變化的重要工具,為了蒐集計算指標 所需的資訊,臺灣自從愛知目標施行之後,各種 以「公民科學」方式執行的長期監測計畫便如雨 後春筍般增加。2010 年之後,兩棲爬行動物、 蛾類、鳥類、蝸牛、蜘蛛、路殺,都開始以公民 科學運作調查;單一物種則包括夜鷹、黑面琵鷺、 黑冠麻鷺和小辮鴴。不同的科學領域也不落人 後,天文學和大氣科學也加入公民科學的行列。 為了整理多元的公民科學計畫,特有生 物研究保育中心自 2015 年起,建置「臺灣公民科學入口網」。除了各項公民科學計畫的連結管 道之外,其中還包括最新的活動消息與出版的 研究成果。由於公民科學資料是來自每一位參 與其中的公民科學家,這些資料應開放由全民 共享。因此,入口網也羅列各種開放資料(open data)平台。

「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自 2014 年舉辦, 首年的活動進行的相當順利,各路江湖好漢和舊 雨新知的踴躍參與超乎我們的預期。從首年年報 出版,到第三年的活動完成,樣區圓數量、參與人數、鳥種數與鳥隻數,都大幅的成長。1973 年至 1984 年期間,在許多賞鳥的前輩發起之下, 臺灣曾經有過「新年鳥類調查」的公民科學活 動。今日的「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亦是重新啟 動前輩們的努力,共同關注臺灣的鳥類現況。

大自然的各種現象,都是倏忽即逝的資訊, 如果當下沒有確切的記錄下來,要再重追溯過往 的生物多樣性資訊,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因 此,把握每個當下確切紀錄大自然的動態,便成 為我們認識自然的重要工作。在廣大的範圍長時 間的監測,更是需要全國各地廣大公民科學家的 支持,共同掌握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與芸芸眾生 的動態。 2016 年 12 月 4 日至 17 日,秘書處將在墨 西哥坎昆(Cancun)召開第 13 屆締約國大會, 將對審查愛知目標的改進狀況。其中海洋酸化和 國際貿易造成的外來入侵種問題將會是重點議 題,並嘗試結合政府機關與學術界,評估政策對 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ai_zhi_2017.jpgai_zhi_mu_biao_.jpg
*更多精采內文,請下載<歷年NYBC年度報告>。
*想替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歡迎加入我們,定期捐款、贊助或技術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