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亞澳遷徙線(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s, EAAF)上遷徙水鳥的族群呈現顯著下降的趨勢,其中約有62%的物種的族群量顯著下降,僅有10%呈現增加的趨勢。東亞澳遷徙線共有492種遷徙水鳥,其中64種為受脅鳥種,包括嚴重瀕臨滅絕(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7種、瀕臨滅絕(Endangered, EN) 10種、易危(Vulnerable, VU) 33種和近危(Near Threatened, NT) 14種。可見東亞澳遷徙線上的候鳥正面臨諸多威脅,包括泥灘地流失、氣候變遷與海平面上升。
每年大約有2百萬隻在亞洲和大洋洲度冬的遷徙水鳥,以中國的黃海、渤海及崇明東灘為重要的遷徙中繼站。這片大型的中繼站不只是遷徙水鳥休息和補充食物的地方,更是許多鳥類的重要繁殖地 。然而,這一片重要的泥灘地,卻大約每年流失1.2% ,以此地為中繼站的候鳥的下降速度,也比鄰近的日本快上許多,包括斑尾鷸、黦鷸、彎嘴濱鷸、大濱鷸、紅胸濱鷸、蒙古鴴、反嘴鷸、紅胸濱鷸和黃足鷸。除此之外,黃海地區也面臨棲地品質劣化、藻華、重金屬及殺蟲劑,以及外來入侵草本植物Spartina alterniflora的危害。
中國沿海的人工海堤和構造物的快速擴張,已達11,560 km,大約占中國海岸線的58-61%,比萬里長城還要長(ca 7,300 km),稱為「新長城(new Great Wall)」。中國近年60%的國內生產毛額來自沿海13%的土地,也意味著海岸面臨嚴重的開發壓力。中國沿海的溼地大幅流失,對於遷徙水鳥是相當巨大的衝擊:在全球的鳥類遷徙線當中,東亞-澳洲遷徙線中所涵蓋的受脅水鳥的比例最高(19%),新長城威脅了全球超過 25% 的水鳥。新長城的擴張,導致沿海天然泥灘地大幅流失,也是導致東亞澳遷徙線候鳥族群量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Choi et al. (2017) 回顧中國新長城的發展脈絡,並且重申新長城的造成生物進駐,遠不及新長城快速擴張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除了棲地流失之外,許多依賴泥灘地的底棲生物、需要補給中繼站的候鳥、泥灘地的生態系服務,都會受到衝擊。再加上不同營養階層之間的間接影響,其負面衝擊不容忽視。中國的黃海、渤海、崇明東灘的泥灘地都已嚴重流失,以IUCN生態系紅皮書(IUCN Red List of Ecosystem)的標準評為瀕危(IUCN 2017),黃海和渤海也列入世界重要襲產。
Amano et al. (2018) 使用國際水鳥普查(International Waterbird Census, IWC)和聖誕節鳥類調查(Christmas Bird Count, CBC)的從1990年到2013年資料,包括461種水鳥及25,769遍及全球的調查點。結果發現,以全球尺度而言,政府在保育政策上的努力程度,對水鳥族群量有顯著的正面影響。在保育成效較差的地區,例如西亞、中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洲,水鳥的族群呈現下降趨勢。然而,在濕地保護區較為完善的地區,水鳥的族群呈現增加的趨勢。也就是說,在全球的尺度,各國政府在保育上的努力,是最根本的原因。能夠直接透過政府的公權力來管理這些造成自然資流失的因素,是最有效且直接的做法。
臺灣屬於東亞澳遷徙線上的重要度冬地與中繼站,但是卻缺乏全國冬季鳥類族群狀態的系統性監測計畫。以國家保育責任(national responsibility of conservation) 的觀點來看,鳥類保育責任最重的是特有種和特有亞種,接著依序為繁殖鳥、冬候鳥、遍境鳥及迷鳥。目前我國對繁殖鳥類的監測已經穩定執行,應著手建立冬候鳥的監測系統。為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以下簡稱中華鳥會)、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簡稱特生中心)參考北美洲聖誕節鳥類調查的執行原則,以冬季鳥類為對象,自2014年起推動公民科學計畫「台灣新年數鳥嘉年華(Taiwan New Year Bird Count, NYBC Taiwan)」。於每年十二月下旬至隔年一月上旬的23天內,於 173個半徑3 km的樣區圓內執行同步性高的鳥類調查,藉此瞭解:(一) 度冬水鳥的群聚組成;(二)度冬水鳥的鳥種豐富度及豐度的分布;(三) 度冬水鳥的族群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