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線的危機

2018-10-01 樣區 心得 回顧

 

xie_qu__2.jpg

文 / 林大利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 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近年來,東亞 - 澳大拉西亞遷徙線 (East AsianAustralasian Flyway, EAAF),候鳥的數量呈現顯著下 降的趨勢 (Goriup and Tucker 2007; Kirby et al. 2008; Nebel et al. 2008; Studds et al. 2017; Choi et al. 2017) ,水鳥中約有 62% 的物種的族群量顯著下降,僅 有 10% 呈現增加的趨勢 (Delany and Scott 2006)。東 亞澳遷徙線共有 492 種遷徙鳥種,其中 64 種為受 脅鳥種,包括嚴重瀕臨滅絕 (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7 種、瀕臨滅絕 (Endangered, EN) 10 種、易危 (Vulnerable, VU) 33 種和近危 (Near reatened, NT) 14 種 (Bamford et al. 2008)。Nebel et al. (2008) 於 長達 24 年間的長期水鳥監測成果指出,水鳥的遷 徙族群大幅下降 79%。51 種遷徙性猛禽中,17 種 (33%) 的族群量呈現下降的趨勢 (Goriup and Tucker 2007)。可見東亞澳遷徙線上的候鳥正面臨諸多威 脅,包括棲地流失、氣候變遷與禽流感的散播(Nebel, 2008)。

每年大約有 2 百萬隻在亞洲和大洋洲度冬的遷 徙水鳥,以中國的黃海、渤海及崇明東灘為重要的遷徙中繼站 (Barter 2002; Bai et al. 2015) 。 這片大型的中繼站不只是遷徙水鳥休息和補 充食物的地方,更是許多鳥類的重要繁殖地 (Choi et al. 2009; Hua & Ma 2013) 。然而,這 一片重要的泥灘地,卻在最近 30 年內流失了 30% (Murray et al. 2014) ,以此地為中繼站的 候鳥的下降速度,也比鄰近的日本快上許多 (Amano et al. 2010),包括斑尾鷸、黦鷸、彎嘴濱鷸、大濱鷸、紅腹濱鷸、蒙古鴴、反嘴鷸、紅腹濱鷸和黃足鷸。除此之外,黃海地 區也面臨棲地品質劣化 (He et al. 2014)、藻華 (Strokal et al. 2014)、重金屬及殺蟲劑 (Hu et al. 2009),以及外來入 侵草本植物Spartina alterniora 的危害 (Ma et al. 2014)。

中國沿海的人工海堤和構造物的快速擴張,已達 11,560 公里,大約占中國海岸線的 58%-61%,比萬里 長城還要長 ( 約 7,300 公里 ),稱為「新長城 (new Great Wall)」(Ma et al. 2014; Luo et al. 2015; Choi et al. 2017) 。 中國近年 60% 的國內生產毛額來自沿海 13% 的土地, 也意味著海岸面臨嚴重的開發壓力 (Ma et al. 2014)。中 國沿海的溼地大幅流失,對於遷徙水鳥是相當巨大的衝 擊:在全球的鳥類遷徙線當中,東亞澳洲遷徙線中所涵 蓋的受脅水鳥的比例最高 (19%),新長城威脅了全球超 過 25% 的水鳥 (Barbier et al. 2011)。新長城的擴張,導致 沿海天然泥灘地大幅流失,也是導致東亞澳遷徙線候鳥 族群量大幅下將的主要原因 (Studds et al. 2017)。

然而,有些文獻認為 (e.g. Huang et al. 2015; Dong et al. 2016),溼地中人工構造物的增加,有助於增加棲地 異質度,硬基底吸引了偏好岩岸的生物進駐。Choi et al. (2017) 回顧中國新長城的發展脈絡,並且重申新長城的 造成生物進駐,遠不及新長城快速擴張所帶來的負面效 應。除了棲地流失之外,許多依賴泥灘地的底棲生物、 需要補給中繼站的候鳥、泥灘地的生態系服務,都會受 到衝擊。而且,新進的生物進駐也可能引起外來種的負 面效應,不全然都是優點。再加上不同營養階層之間的 間接影響,其負面衝擊不容忽視。中國的黃海、渤海、 崇明東灘的泥灘地都已嚴重流失,以 IUCN 生態系紅皮 書的標準評為「瀕危 (Endangered)」(IUCN 2017),黃海 和渤海也列入世界重要襲產。fan_shi_yu_fen_bu_tu_.png
翻石鷸全球分布圖。

翻石鷸 (Arenaria interpres) 是全球廣泛分布的候鳥, 主要在北半球的溫帶繁殖,包括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冬 季時,會遷徙到熱帶及北半球及南半球的亞熱帶度冬。 翻石鷸主要分為兩亞種,指名亞種A. i. interpres 主要分 布在歐亞大陸、非洲及澳洲;另一亞種 A. i. morinella 則分布在北美洲及南美洲。依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翻石鷸在亞洲地區的數量大約為 2 萬 5 千隻至 10 萬隻左右。然而,瑞典地區的繫放監測資料顯示,翻 石鷸無論成鳥或幼鳥,其數量自 1953 年起至 2001 年大幅下降,成鳥約減少 46%,幼鳥約減少 82% (Helseth et al. 2005)。整個歐洲的繁殖地方面,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估計全歐洲翻石鷸繁殖對的總數約為 35,900 對至 77,100 對,但是在 1996 年至 2012 年期間呈現族群下降的 趨勢。然而,在度冬地方面,估計有 91,500 隻至 96,300 隻,在 1996 年至 2012 年期間則呈現族群上升的趨勢。就 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 2014 年至 2018 年的資料,翻石鷸的 數量卻呈現顯著下降的趨勢,從 1,500 隻減少至 500 隻, 其原因可能與黃海地區和臺灣的彰化沿海泥灘地流失有 關。有關翻石鷸在臺灣的分布,透過中華鳥會的資料庫和 eBird Taiwan 的資料,呈現於下圖。

fan_shi_yu_zai_tai_wan_de_fen_bu_tu_.png
翻石鷸在臺灣的分布。

Amano et al. (2018) 使用國際水鳥普查 (International Waterbird Census, IWC) 和聖誕節鳥類調查 (Christmas Bird Count, CBC) 從 1990 年到 2013 年資料,包括 461 種 水鳥及 25,769 遍及全球的調查點。結果發現,以全球尺 度而言,政府在保育政策上的努力程度,對水鳥族群量有 顯著的正面影響。在保育成效較差的地區,例如西亞、中 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洲,水鳥的族群呈現下降趨 勢。然而,在濕地保護區較為完善的地區,水鳥的族群呈 現增加的趨勢。也就是說,在全球的尺度,各國政府在保 育上的努力,是最根本的原因。能夠直接透過政府的公權 力來管理這些造成自然資流失的因素,是最有效且直接的做法。

nybcfan_shi_yu_shu_liang_bian_hua_.png
臺灣新年數鳥嘉年華的資料顯示,翻石鷸在台灣的數量顯著下降。

*更多精采內文,請下載<歷年NYBC年度報告>。
*想替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歡迎加入我們,定期捐款、贊助或技術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