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東海大學環境科學研究中心與各地鳥會合作執行「台灣地區新年鳥類調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顏重威先生編寫的相關報告:「台灣地區新年鳥類調查(1974~1983)刊登」在民國七十二年七月三日出版的「環境科學」第三期28頁,可以提供較多的資訊,以下感謝陳炳煌老師(下圖)協助撰寫關於臺灣新年鳥類調查的若干回憶,略述幾件相關的人鳥故事和大家分享。
完全學效或因地制宜?
台灣的新年鳥類調查與台北市野鳥學會的前身,中華民國賞鳥俱樂部(台北鳥會)初形成的時間一樣久遠。任職美國空軍的Kenneth Turner Blackshaw和他的夫人,鳥類畫家Susan都是從小賞鳥長大的,參加過多次美國奧杜邦協會舉辦的聖誕節鳥類調查。談起引進台灣的可能性,當時的鳥會成員以國際人士居多,固定與會的國人只有個位數,幾經討論,決定原則上依美國的傳統做法進行,只是把英制改為公制而已。
設定北、中、南三個調查樣區
由於人力實在有限,只在台灣本島的北、中、南設三個樣區,北區包括鳥友常去的關渡,五股和陽明山;中區包括前候鳥研究繫放站的霧社、梅峰、鳶峰到合歡山;南區包括紅尾伯勞繫放的恆春半島,特別是墾丁地區。後來調查樣區擴充為六區,再到十區,規模變大後卻因為相對應的人力及相關軟硬體設備無法搭配,反而導致行政系統難以負擔而使調查工作暫停運作。
調查的科學價值
當調查的規模擴大,參與的鳥友增加,對於鳥種辦認的精確度和沿路記錄的鳥隻數量會不會重複計算等問題常引起討論,甚至起爭議,因此有不少學者並非完全肯定調查結果。但北美的調查經過一百年後,已對冬季鳥類的宏觀分布及長期數量變化的趨勢做出極為可貴的貢獻,這是只靠少數科學家永遠做不到的。因此,台灣的類似調查實有重新啟動的必要。
保育宣導
調查活動事前的宣傳,活動的過程常引起報紙及電視的廣泛報導,若有特殊鳥種的出現更會成為新聞焦點,對於自然保育的公民教育實為極佳的機會。有一年的新年鳥類調查與民生報合作,只要有民生報的印花,就可以明信片猜猜新年調查的鳥種數,猜對的獎品包括天文望遠鏡、彩色電視機、望遠鏡及鳥書等。開獎地點選在觀光局松山機場的旅客服務中心,台灣電視公司以晚間頭條新聞報導,也算是讓世界看見台灣。
戶外休憩與生態旅遊
隨著調查的擴大辦理,許多初學者受邀陪伴調查員一同出野外,貢獻的是多一雙眼睛看,也分享調查成果,是一種加值的戶外遊憩,也符合當今流行的生態旅遊。重新啟動的數鳥嘉年華,可能在大雪山和雲嘉南定期的國際賞鳥比賽之外,也是吸引國際人士來台賞鳥的另一種契機。
*更多相關訊息,請見【回顧歷史】「新年鳥類調查」珍貴剪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