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鴨小學堂】野鴨標記「鼻鞍」

2014-11-28

 

文:王正安

2013年台南水雉園區、2014在鰲鼓分別有鳥友拍攝到鴨嘴上有標記的琵嘴鴨。而藉由鼻子上的標記和上頭的數字,讓我們得以追蹤到這兩隻鴨子都是在中國黑龍江省興凱湖被繫放的,這樣的案例讓我們得以明白繫放和標記對追蹤鳥類個體,以及了解牠們的遷徙和空間的連結的幫助。

或許有些朋友會想進一步了解為什麼鴨子要將標記放在嘴上呢?會不會對鴨子有明顯的負面影響?
野鳥繫放一定會先上有唯一編碼的金屬環,其次再視研究需要,進行不同類型的標記。



圖片來源:http://www.alducks.com/board/viewtopic.php?f=20&t=20099&start=20

圖片中鴨子嘴上的標記稱為鼻鞍(nasal saddle),鼻鞍有不同顏色,加上數字,即形成組合碼,可依據不同國家、地區或研究者要求(需求)來進行安排。由於野鴨會進行長距離的遷徙,故跨國間標記的協調是必須的,否則有可能造成混淆,使得研究失去意義。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很清楚鴨嘴的結構(也許下回吃鴨頭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但由於鴨鼻孔很大且兩邊可相通,以往的研究者發現上鼻鞍技術不困難,且對鴨子的影響不大,加上鴨子的浮水或潛水的習性,顏色標記放在其他地方,很難清楚觀察,故逐漸地鼻鞍成為標記野鴨最常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