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BC學生挑戰隊
NYBC Taiwan 的舉辦來自團隊各自有限的經費支持與公開勸募,但我們希望藉此年度活動
同時挖掘具有潛力的年輕學子,鼓勵學生走入自然賞鳥,並培養新一代關心野鳥的尖兵!
希望您也一起支持熱愛台灣生態環境的大學生們,讓大家一起關注與肯定獲選單位的努力!
如您也贊同我們的理念,請點選連結<捐款支持>
2017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挑戰 浸水營古道
浸水營古道隱身於中央山脈間,並連接屏東縣與台東縣,位處冬夏季風氣流輻合帶,再加上來自太平洋、台灣海峽富含水氣的暖氣流與中央山脈的冷氣流在此相會,使得浸水營成為台灣第二大降雨區,全年雲霧瀰漫,氣候潮溼,「浸水營」之名因此而得。屬於國家級步道,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經歷清朝、日治時期與國民政府等時代演替;海拔介於200至1,500公尺間,落差之大涵養不同棲位之物種,沿途行經台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浸水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讓此古道富含人文歷史及自然生態。
【調查時間】
2017年1月1日07:30:00 - 17:00:00
【路線規劃】
浸水營古道連接屏東縣與台東縣,預計行進方向為浸水營古道5公里處(屏東端)往13公里處(台東端)前進。第一天早上7點30分前至浸水營古道5公里處,7點30分開始以每小時1至2公里的速度緩步進行調查,直到最後的13公里處結束。晚間於16公里處紮營過夜,隔天在走到大武火車站返程。
(1) 調查人員6人,早上4點以包車的方式至大漢林道23.5K處。
(2)約6點30分開始,行走到浸水營古道的5公里處,7點30分開始觀察及紀錄鳥種。
(3)調查方法採沿線調查法與定點調查法混用,從5公里處開始緩步前行至浸水營古道道13公里處, 沿途經過出水坡以及木炭窯,路程總長8公里。沿途發現之鳥種需要經過3人或以上看到才記錄, 若有鳥種是不足3人發現,則以附加紀錄方式,並且會在該地點使用GPS衛星定位,定出該點位置。 另外行經途中每500公尺停留6分鐘進行定點鳥種調查,總計定點調查16個點位。
【團隊介紹】
我們一群熱愛野生動物的朋友,雖然平時都有各自的研究要進行,但偶爾有空便會聚在一起暢遊在荒野山林中,好好的認識台灣的生態,我們對此樂此不彼。
【鳥老大】蔡志偉
以往都是當鳥鄉民的我,在同學的揪( ㄙㄨㄥ ˇ)團( ㄩㄥ ˇ) 下,這次竟然要當鳥老大啦,我抱著既緊張又期待的心情開始準備,期待在於浸水營古道的鳥種挑戰,緊張於深怕自己無法勝任,還好夥伴們很給力的分工完成,一路上也受到學長的建議和幫助。
時間來到2016 年最後一日,一行人開車上大漢林道,我們在23.5K 浸水營古道上方紮營,從11k 開始一路上我見到深山竹雞和臺灣竹雞等鳥類,想著也許明日正式調查還能見到藍腹鷴,不料天不從人願,從晚上六點,行經15K 後開始持續颳大風,這風大道甚至把我們的帳篷吹走,不安的情緒其實已經開始了,怕明日一早也是這般情形。
2017 年的第一天早上,我聽到第一聲鳥鳴是綠畫眉,接著頭烏線、棕面鶯和竹雞彼此起落,大風仍持續著,趕緊打包行李趕路怕錯過一早的大合唱,一路趕路時也隨時觀察古道兩旁的動向,尤其學長提醒的會有大赤啄木出現的地點,可惜還是沒出現啊。上午八點半來到海拔1,280 公尺的浸水營駐在所,綠畫眉、棕面鶯、繡眼畫眉和黑枕藍鶲,意外的還見到一隻鷦鷯從我腳邊噴出,隨即又隱身在灌叢下。接著遇到這趟調查裡最不想見到的兩組古道使用者,一於是有一群跑超馬的人,從枋寮車站經大漢山和浸水營古道到大武車站,跟我們的調查樣線完全吻合;再來是大伯大嬸的健行團,那個震天響的收音機、冗長隊伍以及超級有興趣的關懷打招呼,讓我想到藤枝地區被不肖鳥人一直用鵂鶹回播搞得每天緊迫狀態的山鳥們,我好像也緊迫到不行了⋯⋯。
綠畫眉(左圖)、白耳畫眉(右圖)
九點十分,進入古道5km 樣區圓內,這時候已經脫離跑者,森林又剩下安靜的我們和動物了,臺灣獼猴在很遠的地方便發現我們這群怪異的靈長類,紛紛走避並發出警戒聲。三隻深山竹雞從右側灌叢疾走過古道,然後躲在左側小山坡繼續窺視,鬱閉的樹冠無法目擊天上猛禽,但聽得見林鵰、大冠鷲和鳳頭蒼鷹等猛禽的響亮叫聲。一路上走走停停閃避大伯大嬸的關愛,進度落後不說,許多鳥音都無法收集,天啊我這時候好緊迫噢。直至中午12 時到達8.5K 古里巴堡諾遺址前,我們收集了冠羽畫眉、小鶯、黃痣藪眉、紅胸啄花以及不知名鶇屬鳥類和白鶺鴒的飛鳴。為了避免和前方遺址休息的人們衝突,提早在8.6K 休息,也繼續數鳥,我從沒想過這樣的決定會讓後來的我興奮不已。
小風天氣晴朗,在路旁休息的壞處是會被陌生人關切啊,所幸夥伴們都會來幫忙擋箭,我才得以專心算鳥。和敬雯合算樹冠層的鳥類,我主計算,她幫忙觀察周遭有無其他鳥類進入,手也不停的寫著單子,冠羽畫眉、黃腹琉璃、紅嘴黑鵯、大彎嘴等。此時我聽到兩聲高亢的鳴叫,經驗告訴我這是大型猛禽,我心裡想著我們已經進入茶茶牙頓溪範圍內了,隔壁山再過去就是加羅板溪。我到現在都還記得那時候腎上腺素飆高,快速抄起掛在右肩的相機,同時也看見牠犀利的眼神從樹冠透徹過來,是熊鷹啊!在樹冠之間的空隙我見到牠回轉一圈,僅僅四五秒又消失在森林裡,只能依稀聽到牠繼續叫著。以前在大漢山賞鷹,素聞這區不會有熊鷹,但這次我才離開大漢山林道沒多遠( 九公里啦) 就見著一隻熊鷹,真的讓自己士氣大振。
此行除了我自己是鳥類研究生,其餘還有研究烏龜、獼猴、鼬獾和穿山甲的夥伴,除了鳥類調查外,當然還要看看各種排遺和痕跡,過了古里巴堡諾後穿山甲的覓食洞變多了,林道旁還可見山羊和野豬的大便,而嚮導穩翔在行前也對古道做了詳盡的文史調查,一路上各個遺址都由他詳盡介紹了一番。
接下來的路程出現了大漢山典型氣候,開始下午後雨了,重裝的我們和地面濕滑,調查更加嚴重落後,只能從雨聲裡勉強聽出幾個鳥音,下午3 時10 分,走到11km 看到兩隻山羌在我前面跳走,總算走完樣區圓了,但我們還得趕路在日落前到達今日的紮營點- 姑仔崙溪吊橋。
好像摸黑走山路是很常見的事,猶記看到吊橋時的全隊的歡呼聲已經蓋過這裡的領角鴞和黃嘴角鴞的鳴叫,趕緊過溪紮營煮飯,經過一日從2000m 切到這裡,簡單的夜觀看了一隻龜殼花後便速速就寢。
一月二日一大早,小彎嘴對我們這頂帳逢很好奇,都能感覺他們在帳篷周圍兩米處跳上跳下,深山竹雞和黑枕藍鶲也都叫得響亮,白耳畫眉和大冠鷲也不惶多讓,煮早餐時一隻極北柳鶯也出來亮相,趕緊收拾裝備,還有六公里的溪床等著我們。
食蟹蒙(左圖)、台灣野山羊排遺(中圖)、台灣野山羊足跡(右圖)
順著大武溪溪床往東走便可到達最後的大武車站,這路上仍然繼續看著鳥類和各種動物的排遺腳印,荒野其實不荒,只要留心都會發現這裡其實很熱鬧,軟質的沙地留下的腳印告訴我們這條路曾有長鬃山羊、野兔、山羌和食蟹獴經過,兩岸的猴聲也是啼不住的,意外的我也在這裡看到兩隻黑鳶,根據飛羽的折損和腹羽顏色,大膽判斷是兩隻不同個體,竟然也在這裡讓我們見著,卓實幸運;還見到三隻食蟹獴跑過產業道路,雖然我只留下了一張尾巴的照片。
對於此行,深深地認為自己的鳥功還要再練練,謝謝我的隊員還有學長的幫忙,以及主辦單位的幫忙。
【鳥夥伴】
孫穩祥
心得 : 最辛苦的往往是終點前的一里路。
前言
因緣際會之下投的新年數鳥企畫書,讓我再度踏 上擁有 500 年歷史的浸水營古道,上一次行走於此已 是 2014 年大學畢業剛進野保所的暑假,跟著小八學姊沿著古道撿拾麝香貓大便,兩天來回共走了 30.8 公里, 當時只知道要作一位聞屎工作者,並未了解浸水營古 道的悠長歷史。時隔兩年,再度踏上浸水營古道,趕緊在論文繁忙之間翻閱楊南郡老師所著「浸水營古道 - 一條走過五百年的路」,看著書中描述著不同時期在 這條古道上的大大小小事蹟,從清朝翻轉至日治時期, 再跳躍至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故事。心中難免對這條古 道充滿著各式遐想,因此便懷著一顆探險的心,踏上 這條哭天喊地又獲益良多之路。
生態
浸水營古道涵蓋 3 個特別設立的保護區,由起點 往大武方向前進分別為浸水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台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及大武台灣油杉自然保護區。 古道海拔高度從中低海拔 1,500 公尺至海平面,有各式 生態包含其中,根據 2003 年浸水營資源調查,總計植 物 568 種、哺乳類 8 種、鳥類 89 種、兩棲類 9 種及蝴蝶 88 種。不過此趟行程可能因為時節、氣候及人為等 因素關係,導致沒有遇到太多的野生動物,不過還是可以藉由動物痕跡而知道在沒有人煙的時候,野生動 物們是多麼優遊自在的穿梭於林道間。
31 日晚間於大漢林道上並未發現太多野生動物, 可能原因為冬季溫度較低且山上風力較強的關係,許 多動物選擇隱匿休憩,僅在路上發現一具臺灣獼猴雄 性亞成猴的屍體,可能與路殺有關,有趣的是獼猴肛 門缺失,不知道食者為誰。1 日一早即聽到竹雞的大合 唱,「雞狗乖雞狗乖」的似乎催促著我們趕緊上路。 此趟的行程重點在於鳥類調查,一路上鳥爸爸蔡志偉 非常盡責的找鳥、聽鳥音及拍鳥,而我們一群鳥鄉民 們就是來湊熱鬧的跟著喊燒。
不知道是否跟季節氣候及溫度有關,我們從海拔高度 1,500 m的地區往海平面移動,樣區中相對高海拔 的地區鳥況不佳,許多路段停下來聽鳥音時,常常一 點蟲鳴鳥叫的聲音都沒有,安靜的不可思議,頂多偶 爾傳來冠羽畫眉及山紅頭的稀疏聲。不過越往海平面地區前進,有越來越多的鳥而加入鳴唱,隔日一早於紮營處附近,更是百鳥盛況,看來鳥兒們都躲來這裡了呢。除了鳥類以外,我們亦在古道上發現麝香貓的 排遺、山羊的排遺、穿山甲的洞穴、山豬的排遺。而在前往大武車站前的河床上則發現長鬃山羊、山羌、野兔及食肉目的腳印。並且在道路中央一連看到3隻食蟹獴穿越道路。浸水營也是植物真菌類很豐富的一塊區域,可惜我對這方面一竅不通,僅能單純欣賞他 們的外在美。
缺失
還記得當年行走浸水營古道時,沿途並未遇到太多人且沒有過多的人為干擾。而此次行程則遇到大批民 眾前往登山,整個山吵吵鬧鬧的,一群人大呼小叫的 擾亂山林,彷彿來到高雄壽山。浸水營古道的重點在 於人文及生態,然而許多人僅僅只是哪裡有路哪裡去, 並未真的融入且感受其中,我想他們事後回想也僅是 走了一條山路而已,實在可惜。
*更多詳細心得分享,請連結下集【2017新年數鳥學生挑戰隊】「 浸水營 」樣區 心得分享(下)。
*更多精采內文,請下載<歷年NYBC年度報告>。
*想挑戰困難樣區,歡迎報名參加NYBC學生挑戰隊徵選。